• 访客
  • 人才培养
  • 内网
  • 邮箱
  • 图书馆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生活>>正文

心科普 | 给家长的心理小建议——用积极思维和行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焦虑
2023-02-22 16:15 曾道艳  心理健康中心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这一次的开学和以往的假期之后的开学有所不同,面对新冠病毒,人们似乎还心有余悸。紧张的情绪还需要慢慢的用时间来舒缓。面对即将到来的开学日,我们家长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呢? 

 


1、 理解防疫政策,加强健康管理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和属地管理要求,做好学生返校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院结合实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期学生报到工作的通知》。请家长朋友理解防疫政策,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健康监测,返校前一周,学生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并填写《学生健康卡》。返校途中,学生需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逗留。返校后,学生需做好个人健康管理,若健康状况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就医诊治、留观等处置措施。所谓的放开,也并不意味着疫情就消失了。请家长朋友们要关注最新防疫政策,落实疫情防控义务,以身作则与孩子一道做好健康管理。

 

2、 用积极思维和行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焦虑

新冠病毒这场疫情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经历了一场灾难。新十条颁布后,全国人民都进入了疫情大规模感染,虽然目前大家都已经阳康了,但后面可能还会反复经历。作为家长上有老下有下,会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恐慌;会担心自己和家人复阳,会担心学生在学校的情况。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科学了解信息,增加掌控感

面对未知的事物,人们通常会感到恐慌和焦虑,而当我们足够了解后恐慌和焦虑感就会下降。所以面对疫情给我们带来的焦虑,我们可以主动去了解疫情相关的科学知识,增加自己的掌控感。

了解奥米克戎的疾病特点—重视疾控专家观点。当我们足够了解该病毒的特点以及感染后的症状后,我们再次面对疫情的波动或者复阳后,焦虑感会下降,心态会更从容。了解感染新冠奥米克戎后的症状,从发烧到上呼吸道疼痛这些过程的演绎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心理就会踏实很多。当然如果后期有其他变异毒株,我们可以听取专家的意见,重视疾控专家的观点,从而增加把控感降低焦虑。

了解当地和学校的疫情管理政策—做到心中有数。“儿行千里母担忧”,如果家长朋友们担忧自己的孩子,可以了解当地和学校的疫情管理政策。比如《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 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 〔2023〕15号)、《关于印发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监测实施方案(第一版)的通知》(成新防指专组 发〔2023〕1 号)等文件,如果家长朋友们担心孩子到校情况,可以参考我校《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期学生报到工作的通知》文件或者致电老师询问学校对阳性同学管理的政策。请家长朋友们相信我们的政府、相信学校!

了解对疾病的个人治疗方式—备好药物退烧药、止咳药、咽炎药等。对疾病的个人治疗方式我们要有预案,比如它有哪些病程我们需要准备哪些药物, 对于奥米克戎,我们常备的有退烧、止咳、咽炎等药物。当然我们也不能随意乱服药,症状严重的需要及时就医,听医嘱。虽然,病毒的毒性降低,类似感冒,但是也没有人愿意得一场重型感冒。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增强免疫力,做好防护,是最后一道防线。

(2)积极思维应对焦虑

适应和生存是所有生命的本能。三年过去,我们都知道病毒在变化在逃逸,它的传播越来越快,但毒性在降低,它在适应和生存。 小小的病毒都有这种强大的适应和生存能力,而人作为最高的智慧生命更是没有问题。

在疫情波动下,培养积极心态更有助于我们超越逆境,在危机中寻求成长,化危为机、危中寻机、转危为机。积极思维能够帮助我们从消极生活事件中解读出正向的意义,帮助我们勇敢面对问题和挫败,帮助我们转化痛苦为坚毅信念。


凡事看事件积极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人生美好的一面,带来可能与希望。良好的心态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

3)积极行动应对焦虑

接纳生活的不确定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只要涉及到其他人就不可能完全掌控。在疫情中,既然大部分人都会反复经历感染,我们就做好染疫的准备。提前做好预案,焦虑感会大大降低。

 

 

这是种很好的方法,用来强化和增加安全感、平衡感。能用来处理暂时性的困扰。如果有用,可以坚持练习。

 

保持运动,激活身体。运动能使身体产生内啡肽,令幸福感增加。

 

 

相信家长朋友们都期待回到正轨,让我们一起配合学校的要求,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孩子回到学校安全有序的学习做好万全的准备吧。

3、 畅通信息渠道,增进家校沟通

家长朋友们,虽然疫情有不确定性,但并不妨碍家长朋友与学校的沟通交流。您可以通过查看学校官网、相关微信公众号、联系老师等方式了解学校、了解学生情况。欢迎家长朋友们,主动联系学校、老师,增进家校沟通,促进学生成长。

 

最后,疫情反复波动期间,孩子可能会感到烦躁、焦虑等各种情绪,也请关注您及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调节。若有需要可拨打学院心理咨询热线,热线电话:84811098 / 17708192206,咨询QQ :1651163931 。我们的热线一直是开放的哟。

若需24小时热线,还可联系:

四川省心理援助热线

电话:96111 服务时间:24小时

成都市心理援助热线

电话:028-96008 服务时间:24小时

 

 

 

 


关闭窗口